轻松月入过万,遗体化妆师的工作多少人敢做?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1 14:55

轻松月入过万,遗体化妆师的工作多少人敢做?

2021-12-15 09:39

2008年,影片《入殓师》上映,向人们讲述了日本入殓师的生活,从入殓师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

该片曾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等奖项。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对于与“死亡”有关的事物都敬而远之。入殓师是一个,今天要说的是一个不算新兴、神秘的职业——遗体化妆师。

1

不算神秘的职业:遗体化妆师

遗体化妆师师,顾名思义,为逝者整理仪容。化妆只是整容工作的一部分,更考验技术的是修复受损面容及身体部分,如断指修复、面容修整重塑等,让逝者体面的离开。

之前看过一个采访视频,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说:“这个行业跟跟其他行业也没什么区别,它就是一个服务业,它不仅仅是服务逝者,更多还是服务生者,给生者人文慰藉和关怀。”

没错,看似是给逝者化妆,将逝者的面容恢复到生前的样子,安抚生者的心灵显得更为重要。

从冷藏库里搬运出遗体、核实身份,接着给逝者穿衣化妆,最后通过升降梯将遗体运送至告别厅,是这份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地下室,每天看到的就是无数遗体,等到中午吃饭,耳边听到的不是同事之间的亲密交谈或者八卦,更多的是各个家属嚎啕大哭。一开始觉得新奇,越往后,就只能自我调节。”

2

遗体化妆师,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化妆师不仅仅负责整理遗容,还需要负责遗体防腐、复形等工作,对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

全国遗体整容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国宝级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夏开宝,是从业40多年的遗体整容师。他1978年高中毕业进入这个南京殡仪馆,他说:“一开始是恐惧的,现在拿人心比我心,他更多的是将逝者当成亲人,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

他在采访里说过,殡仪馆化妆师岗位很累,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遗体,如果是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情况,处理起来非常麻烦,有时候通宵达旦,所以对体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另外这个岗位对心理素质要求极高,胆子小的人,很难胜任这份工作。

毁容导致面目全非、车祸让人看不清五官,遗体面部有创伤的需要缝合,还得根据逝者生前的面貌,进行修饰。“有一次一个凶杀案,歹徒用钢锯把逝者的脸划得面目全非,缝合工作一个通宵都没完成,跟逝者待在一起没有感觉害怕,倒是忙得浑身热气。”

当然,随着科技发达,有3D建模之类的技术,可以对一些事故中的遇难者遗体进行修复,可以把逝者的照片通过建模打印出来,减少工作人员与逝者的接触,他们有的工作可以轻松一点了。

据了解,一般遗体化妆师每个月化120具遗体以上,有的人忙起来每天十具以上,工作还是挺辛苦的。不过,殡仪馆属于事业单位,岗位性质特殊,非专业的,那也是高攀不起的存在~

3

对这个职业的看法各种各样

浙江杭州的35岁女遗体化妆师李晶晶,之前从事医疗美容工作,因为胆子大,23岁成为遗体化妆师。这份工作,让身边的很多人忌讳,也因此十来年不看恐怖片,不参加任何婚礼、小孩满月酒,连朋友老人生病都不能去探望。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许多遗体整容师的眼里,这个行业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也收获到家属的尊重。

像之前看报道,衡阳市殡仪馆的左赞美,她之前服务的一位车祸逝者,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矫正化妆,当家属看到面貌时,控制不住地对她哭着说感谢 。

这里只举两个例子,其实就代表着大部分人的态度,亲属是感激、外人是不解。其实,换个角度看,更多的禁忌是来自于人们的压力,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大的人理解并支持这个工作。因为生与死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人生两端,直面死亡给予逝者最后的尊重和温暖,正是遗体化妆师存在的意义。

有人说,对殡仪的恐怖,往往是对死亡本身的恐惧,人生在世,意外随时都能到来,珍惜好当下,是对生活最大的敬意。殡仪馆是逝者和世界有联系的最后一个地方,就算已经在这个世界不存在了,但家人朋友的心中,对逝者的爱和怀念是永恒的。

每一份职业都有存在的意义,满怀敬意,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生命点赞!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你,你愿意从事这个职业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