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原铁路 中原铁路
见拓如见器
今天一起来看看
古代的“3D摄影”
手中握拓包轻捻慢揉
千锤万扑间
便能再现古器物的风采
他就是集团公司郑州职工培训基地教师
陈捷
他还有另一个身份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形拓技艺传承人
全形拓是中国古代的“3D摄影”技术,它形成于清末,以墨拓技艺为基础,将青铜器的立体形态和表面纹饰完整地、真实地、同比例地呈现于平面纸张上。点墨成像,见拓如器。
一纸拓片见天地
陈捷与全形拓的缘分
始于儿时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长大后收集碑帖、拓片
成为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当他第一次接触到青铜器全形拓时
瞬间被深深震撼
墨的纹理中
仿佛都在诉说着背后的故事
散发着浓厚的文化艺术之美
这种独特的魅力
让他毅然踏上了学习全形拓技艺的道路
千锤万扑见真章
自 2012 年起
在工作之余
陈捷开始专业地学习全形拓技艺
创作一件全形拓作品
要通过起稿、绘图、临摹
敲打、拓贴等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手中的拓包需要轻捻慢揉
千锤万扑
通过墨色浓淡变幻
将器具的立体感生动地展现出来
这不仅要求创作者
熟练掌握绘画、白描
透视等多种技能
更需要大量的实践
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
在陈捷的创作生涯中
创作过最复杂的一幅作品
是 2013 年受国家文物局邀约
为出土100周年的春秋莲鹤方壶
制作全形拓片
莲鹤方壶造型复杂
纹饰繁复细腻、体型硕大
每一个特点都给全形拓创作
带来巨大挑战
在那段时间里
他几乎泡在了工作室
全身心投入创作
“
在制作过程中,当拓包轻轻地在莲鹤方壶上流动时,我仿佛在与古人对话,让我能在一寸一厘间的锤拓过程中感受到先人的智慧和技艺。
——陈捷
”
传承与创新的坚守
“
任何时候都要沉着、冷静、细腻,要心怀若谷,有敬畏感和责任感。
——陈捷
”
这份感悟不仅适用于
对待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
也同样适用于铁路工作
在他看来无论是全形拓创作时的精益求精
还是铁路工作中的严谨细致
都体现着一种对事业的执着与担当
在那个没有照片的时代
全形拓是唯一能够真实、立体地
还原器物的艺术表现形式
尤其与青铜器紧密相连
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非遗技艺既要传承
更要与时俱进
陈捷希望将全形拓这项非遗技艺
融入铁路文化记忆中
用全形拓的形式
展现反映铁路改革发展的老物件
“
我想让社会的人们能够多元化地了解咱们铁路的历史和发展,感受到传统文化和铁路文化的交汇,这也是属于咱们铁路人的文化自信。
——陈捷
”
十载春秋
千回锤拓
陈捷手中的拓包
既是对青铜器纹路的精准复刻
更是对铁路人匠心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