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热播已接近尾声的《青年医生》,自开播以来收视一路居高不下,也一路以精彩的故事超高的话题度引发观众的热议,其中由于全剧故事展开于急诊室的缘故,更屡次触及引人深思的生命课题,无论是在奋力抢救之下回转生机还是黯然逝去的生命,都令观众感触良多。而日前全剧则史无前例地探讨了此前在同类剧集中从未进入观众视野的“临终关怀”话题,更以拳拳良语引发观众的沉思与感叹。
“青医”式热血——见惯生死却不忘初心
《青年医生》自开播以来,以许许多多的急诊室经典案例调动着观众的喜怒哀乐。其中涉及到社会热点话题的“白领过劳死”、“美女模特减肥过度”、“推杯换盏醉倒酒桌酿惨祸”等故事总是在引发观众惊醒之余换来一声叹息。而昆曲演员美凤的故事,则第一次让观众体验了“生命的尊严”——在朝夕相处间已与病人结下深厚情谊的程俊(任重饰)与欧阳(张俪饰),始终鼓励她为了一线生机而撑下去;在病人的生命终点即将到来时,尊重她“有尊严地死去”的遗愿,为她装扮,不过度抢救,让生命安静地流转。为年轻患者武然割除尤文氏瘤的冒险手术,则让观众对医生将名誉置之度外的壮举倍感触动——已经气息奄奄的武然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对于所有人而言这个巨大的肉瘤都没有割除的必要了,但这个“所有人”恰恰忽略了患者本人。深受肉瘤折磨医生的武然最大的愿望,就是哪怕失去生命也不要带着肉瘤等死,以院长为首的资深医生们为此决定冒险一搏,尽管最后结局并非圆满,却也仍与患者同声同气共同拼搏了一回。一直与实习生们相处得十分融洽的侯伯,在得知身患肝癌之后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唯一的愿望就是与曾经分离、孤苦一生的侯婶结婚,尽管曾遭到儿子的强烈反对而坎坎坷坷,但最终在与他朝夕相处的这些热情的急诊室医生和患者们的帮助策划之下,与侯婶举行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同样曾与还是实习医时期的程俊医生有着一丝情愫的白血病患者夏可欣,在婚礼前夕白血病复发无奈回到医院后,承受着病痛和心上人离她而去的双重折磨。知晓这一切的程俊为了完成她的婚礼愿望,主动请缨做她的新郎,给了她梦想中的完美婚礼……这些屡屡令观众感动得无以言表的“创举”,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非随日可见,是一种“青年医生”式的热血——那就是披着白大褂带着口罩的医生们,哪怕早已见惯生死,却并不对生死漠然无睹,而始终以从医者的初心面对着“生死”这道大课题,有些理想化却也充满现实性。
“青医”式理想——死亡教育+临终关怀
谈到“青年医生”式的理想,则又回到了剧中的“生死”课题中。在程俊医生的奶奶肿瘤已经无法控制,行至生命终点的契机,《青年医生》借剧中人之口,向观众展现了全剧最为特殊的一段内容——关于“死亡教育”及“临终关怀”的话题。对于临终者,我们看惯了也习惯了哭天抢地甚至怨天尤人;看惯了紧抓不放甚至以愤怒转移悲痛,却始终少了一些坦然接受和淡然处之,用《青年医生》编剧徐萌的话来说,这是国人共同存在的不足,“(所有人都)应该思考怎么样形成一个正确的生死观,好多问题都来源于此。”或许生死之外再无大事,在至亲生死之上的茫然失措是最为自然的表现,但作为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或许用更加主动的态度化解其中伤及自身的负面情绪,是更优的态度选项。就患者本人而言,由于处在一个全家人都为医疗奉献的医生家庭,程奶奶在得知自己病情后,毅然选择死后捐献遗体奉献医疗,这样的抉择就连她身为医生的儿子和孙子都觉得残酷,但她却不为所动,这并非对死亡的无所畏惧,其实正是对生命的最大留恋,想要在死后继续为生者奉献;而三位实习生从充满惊艳的欧阳口中、从护士长林思在程俊奶奶临终前的身体力行里则深刻受教到了“临终关怀”的重要课题——其实临终的病人需要的并不是冰冷的仪器,而是家人的陪伴。但对于身患绝症和已经无法抢救回的患者而言,一味用仪器其实是在增加他们的痛苦。临终的病人常常是脱水状态,身体冰冷,却并非怕冷,哪怕为他们增加一层被子都会让他们觉得沉重得接受不了;呼吸衰竭使临终的病人呼吸困难,给氧看似顺理成章,但他们早已丧失利用氧气的能力,正确的做法是打开风扇、打开窗户通风,给病人留出足够的空间并利用麻醉类药品;当临终病人吞咽困难时给病人进食甚至插胃管,事实上时增加病人疼痛、令其无法平静走向死亡的做法;临终前一周病人通常是清醒状态,家属应当抓紧机会和病人交流而并非等到最后措手不及……这些拳拳的话语令人听后倍感震惊,却也句句在理。《青年医生》一路播至尾声,尽管剧中部分细节曾受观众质疑,但触及庞大的生命课题、以独特的“青年医生”式理想将此前从未有剧集展现到荧屏上的“临终关怀”内容呈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试图以自身的影响力尽可能影响戏外的观众,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立足戏剧却已不仅仅是戏剧,这样的做戏态度,值得推崇。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