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5 17:30

  11月22日,殡葬一条龙4008341834天津医科大学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天津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崔以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1月22日在天津逝世,享年88岁。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公开资料显示,崔以泰,男,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殡葬服务1935年8月生,1959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曾任天津医学院副院长,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临终关怀学科创始人,殡仪馆崔以泰被誉为“中国临终关怀之父”。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崔以泰 天津医科大学 图

  1959年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毕业,1966年神经生理学研究生毕业。1985年至1986年在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研修医学管理学。1988年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任主任,被誉为“中国临终关怀之父”,获“终身成就奖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中国科协人才库“全国著名学者”,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临终关怀学学科创始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荣誉理事长、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会长、天津怡泰医院院长。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美国东西方死亡教育学会主席莱尔教授前来天津进行学术交流时,曾参观过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对其给予极高评价,丧葬一条龙盛赞崔以泰为“中国临终关怀之父”,但该赞誉没有留下文字、音频等记录。2002年2月,北京电视台编导寒冰要为崔以泰拍摄开创临终关怀事业的纪录片,为了验证“中国临终关怀之父”称号的真实性,二人一同前往美国找莱尔教授寻求证明。莱尔教授当场详细介绍了在中国一年的考察与评价过程,并在赠送给崔以泰的书上亲笔写下:

  “the doctor ,yitai Cui ,the father of Chinese hospice”。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崔以泰绘制的“海马连系图

  死亡教育与临终关怀,是全世界要面对的教育课题

  1988年5月的一天,白事公司崔以泰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外宾: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副校长黄天中博士。黄天中是德瑞克大学乔治·莱尔教授的临终心理辅导专业的研究生。当时崔以泰正研究高级神经活动,打算筹备心理卫生机构,与黄天中相见恨晚。两人一拍即合,准备在天津筹建临终关怀机构。

  同年7月15日,在黄天中和崔以泰的主导下,天津医学院创建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设立临终关怀基金。崔以泰成为第一任主任。

  “死亡教育与临终关怀,丧葬服务公司是生命教育中不能回避的话题,也是世界性的教育课题。”正是在这种认识下,多年来,黄天中、崔以泰始终在为之呼吁、奔走。

  “临终关怀”始于中世纪的欧洲。到1967年,英国创建世界上第一家现代临终关怀院。美国1974年建立首家临终关怀医院,1986年临终关怀被纳入医疗补助计划。

  1988年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建立后,天津医学院1990年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殡葬礼仪服务1992年3月还举办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

  进入新世纪后,《临终护理》《多元文化与护理》等一批教材进入医学院校,这些说明我国已经建立了临终关怀医学专业教学体系、护理专业教学体系。说起我国的临终关怀教育发展历程,崔以泰如数家珍。

  从2004年起,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所高校开设了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还开展了写墓志铭、参观殡仪馆等实践活动,但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死亡教育还缺位较多,只有少数学校开展了“写遗嘱”等形式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活动虽然带来了些许积极影响,但收效甚微。

  如何让生命教育更完整?直面“死亡”不能回避

  “直面死亡这个命题,生命教育才更完整。”早在1992年,崔以泰、黄天中就出版了《临终关怀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主张“直面死亡”是书中的主要观点之一。

  “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看重吉祥和好运,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生’,很难直面讨论死,社会在发展,这些观念要逐步改变。”黄天中认为,通过恰当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直面死亡,很有必要。

  “临终关怀教育就是最恰当的方式之一。”崔以泰认为,中国人崇尚孝老爱亲,有“送终”“善终”这些观念,在临终关怀过程中,进行直面死亡的教育,就显得顺理成章。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天津医科大学崔以泰教授去世!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一种在患者疾病无法治愈的情况下,关注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心理护理。

  1988年7月,崔以泰在天津医学院创建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1990年建立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

  1991年3月举办首次中国临终关怀研讨会暨讲习班,

  1992年3月举办首届东西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

  1993年创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并任主任委员。

  2023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崔以泰在接受《医学科学报》采访时解释称,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已经覆盖全国185个城市,可见国家对全国推广临终关怀事业的重视和推广力度之大,“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人人享有临终关怀。我们要将临终关怀推广至全国,包括农村地区和边疆。”

  “我们工作的目的是让临终病人‘舒适无痛苦,安详有尊严’地离世,如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中所写的那样,‘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媒体评价临终关怀是托起夕阳的事业,虽然人们是伴随着啼哭诞生到人世,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带着笑容离开人间。”崔以泰说。

  综合 |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第三中学 中国教育报 澎湃新闻

catalogs:115814;contentid:12069202;publishdate:2023-11-23;author:侯甜;file:1700738124669-6abad96f-2883-4b5f-aa15-806398bda4fe;source:29;from:天津广播;timestamp:2023-11-23 19: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