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白衣朝堂紫 服装形制下的东方审美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1 12:54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古装剧《墨雨云间》在优酷开播后势头强劲,成为大热门。这部古装剧是一部架空剧,没有准确年代,不过根据剧中的官职、服饰等来看,该剧以隋唐五代审美为基础,兼顾宋代审美。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黄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架空剧的服饰、妆容虽然不能完全对应时代,但展示了传统文化、东方美学与现代时尚融合的美学价值。

  服色之美

  “紫红青袍朝堂上,大衫翩翩论政忙。”黄强说,《墨雨云间》的服饰很美,“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有,其实这就是隋唐时期官服品色制度,即把颜色施之于官服上,以服色区别官员品秩等级。”

  他介绍,唐初袭隋制,天子用黄袍及衫,并对不同品级官员的服色做了规定。亲王至三品以上服大科绫罗紫色袍衫,五品以上服朱色小科绫罗袍,六品以上服黄丝布交梭双钏绫,六品七品用绿,九品用青。“虽然时有变更,但大体以紫、绯、绿、青四色定官品之高低尊卑,品服制度一直影响到明清时期。”

  剧中女装以艳丽著称,士人(学子)则以白衣为特色。“剧组考量的是,古代士子没有进入仕途时着白袍。”黄强说。《唐音癸签》云:“举子麻衣通刺称乡贡。”按唐制,新进士皆白袍。《墨雨云间》对国子监男生、明义堂女生制服,设计上进行了美化,采用了圆领白色袍服,内衬绿领。剧中的人物服饰设计与角色贴合,薛芳菲被丈夫活埋,在黯淡灯光下,白色服饰显得清冷而寂寥。她顶替姜梨的身份后上皇宫大殿为父申冤,绿色纱衣外罩一层半透的黑色纱衣,营造肃穆氛围,又烘托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她再嫁萧蘅,服饰明亮色彩,寓意人物性格与命运的转变,完成了走向成熟的蝶变。

  黄强说,该剧的服饰色彩还体现了东方审美,青、白、赤、黑、黄五色为正色,由五色掺和而成的颜色为间色。

  妆容之丽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从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可以看出,古代女子对于妆容是十分看重的,尤其是贵族女子,精心打扮、梳理一番是每日的功课。《墨雨云间》中姜梨、姜若瑶、季淑然、柳絮、柳夫人、长公主等都是爱美之人,她们酷爱珍珠妆,即在脸颊贴上数粒晶莹圆润的珍珠。

  黄强介绍,珍珠妆来源于宋代,南薰殿历代帝后图像中,宋代皇后基本上都着珍珠妆,只是脸部珍珠装点的位置与珍珠数量有所不同。

  宋仁宗时,曹皇后戴九龙花钗冠,面贴珠钿,大珍珠九粒,耳坠珍珠也是九粒。宋英宗的高皇后,珍珠数量为八粒。宋神宗后,皇后的面贴珠钿为左右对称各七粒。到了南宋徽宗后时,改为鬓角珠钿七粒,在额头又有两粒,酒窝处各一粒。

  《墨雨云间》中的珍珠妆,鬓角采用北宋的长条妆造型,额头部位钿妆,改在眉心。“宋代皇后的妆容,珍珠只是点缀,突出的是先施浅朱,后覆白粉,主体是浅红色的飞霞妆。而剧中则突出珍珠,化妆师按照现代审美进行了调整,妆容细腻、光亮。”黄强表示,这其实是剧组尝试融合宋代审美形态,突出现代审美理念,以继承传统文化精髓为基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发髻之俏

  《墨雨云间》中小桃红出场,梳着一个头顶成椎妆、顶尖偏向一方的发髻,十分抢眼。这种发髻在唐代颇为流行,称为抛家髻。抛家髻的鬓发部分薄如蝉翼,紧贴面颊,两鬓抱面,一髻抛出。此类造型在《虢国夫人游春图》《纨扇侍女图》《宫乐图》中均有反映。

  《墨雨云间》中,姜梨岁试弹琴一场戏,琴声响彻云霄,化身琴仙的姜梨梳高耸的双环髻,如飞仙一般。这种双环髻有两个来源,一是魏晋南北朝的南朝的双环髻,一是唐代的双环梳顶髻和双环望仙髻。双环髻将辫发分成两股,编成两个环。演变到隋唐,发展为双环梳顶髻和双环望仙髻。望仙髻上部发编有圆环两个或数个,发梢编入耳后发内,下部发在底部各扎一结。

  无论是抛家髻还是双环髻,都是高髻。“顶上风流”的高髻,不仅视觉上先声夺人,吸引人们的注意,还可以改善梳理者身材矮小的缺陷,显得身材挺拔,亭亭玉立。“不仅古代这样,当下也如此。T台模特走秀也时常有梳理夸张的高髻,增加视觉美感。”黄强说,《墨雨云间》中的发髻俏丽,不完全是古发髻的复原,而是注入了时尚元素,让剧中人物焕发光彩。

  色彩之艳

  《墨雨云间》中的色彩运用也值得称道。萧蘅从女贞堂带走姜梨,放她自由的一场戏,姜梨着白色服饰,萧蘅着大红袍服,背景是古建筑与梨花满天飞舞。“大面积的白色、棕色和小面积的红色,对比鲜明,视觉效果强烈,也就产生了吸引观众的色彩美感与美学审视。”黄强说。

  此外,剧中许多场景都使用了浓艳色块和清淡色块的对比。“蓝、绿、紫、橘红的色系使用较大,浓烈的视觉效果冲击力很强。这样的使用,是为了烘托剧情、环境、人物性格,形成重水墨和淡水墨混合的感觉。”黄强说,又如剧中皇宫内景,用较浓的颜色表现,民间场景则用淡水墨的效果,表现皇宫与民间两种不同的风格。“色彩是有情感、有倾向的。青、赤、黄、白、黑常常作为喜、怒、乐、哀、怨的色彩标志。《墨雨云间》对于色块、色彩运用也是非常高明的,色彩的分层形成不同风格的对比。”黄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