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坚定、爱港真诚”!香港中联办主任致唁电悼念曾宪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08 10:21

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殡葬一条龙4008341834香港特区筹委会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创始人曾宪梓先生于9月20日在广东梅州病逝,享年85岁。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王志民21日向曾宪梓先生亲属致唁电,对曾宪梓先生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王志民表示,与曾宪梓相识二十多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深感悲痛。曾宪梓爱国坚定、爱港真诚,心系祖国、情牵香港,是爱国爱港人士的光辉典范,是香港工商界的杰出代表。曾宪梓率先参与祖国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慷慨捐资支持国家教育、科技、体育、航天等公益慈善事业,殡葬服务贡献卓著,荣获国家“改革先锋”称号。

王志民提到,曾宪梓历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事务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预委会委员、筹委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委会委员。回归前,曾宪梓坚定支持中央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顺利平稳过渡;回归后,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实现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曾宪梓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为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和工商经济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曾宪梓一生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秉承“爱国爱港爱家乡,殡仪馆为国为港为人民”宗旨,恪守“勤俭诚信”信念,艰苦创业、奋力拼搏,无私奉献、造福桑梓,他的伟大品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远光耀后世。

王志民表示,曾宪梓风范长存,我们永远怀念曾宪梓。

【曾宪梓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9月26日在广东梅州举行】

曾宪梓先生治丧办公室21日发布讣告称,9月26日上午10时,在广东省梅州市殡仪馆永怀堂举行曾宪梓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讣告称,星月泪倾,丧葬一条龙梅水含悲。第八至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改革先锋,香港“大紫荆勋贤”,香港金利来集团创办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曾宪梓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9月20日16时28分在梅州逝世,享年85岁。

讣告说,曾宪梓先生一生爱国爱港爱乡,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白事公司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和“一国两制”方针的维护及香港基本法的顺利实施,为梅州家乡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讣告称,曾宪梓先生高风亮节,兰桂齐芳。为承其遗志,德昭后人,兹定9月22日至25日的上午9时至下午5时,在梅县区扶大所里村珊全祖屋设灵堂,供亲友吊唁。9月26日上午10时,在梅州市殡仪馆永怀堂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临终之际,他仍呼吁“香港不能再乱了”】

9月20日下午,丧葬服务公司金利来集团创始人,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届、九届、十届委员,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在广东梅州逝世,享年85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深感哀痛,并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曾老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金利来集团讣告

作为梅州客家人,生于斯归于斯,曾先生的人生旅程用一种平静的方式结束,但一幅幅一帧帧波澜壮阔的画面,却构成一本厚重的相簿,令人观来意味深长。

1934年,殡葬礼仪服务曾宪梓生于广东梅州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因家中贫困辍学务农。新中国成立后,他方得有机会,依靠助学金重新读书,一举考入中山大学。

60年代,看准香港领带市场广阔的机遇,他在这里起步创业。从勤于行销、屡屡受挫,到潜心研究竞品、志做高档领带,再到商标设计字字珠玑,他与妻子筚路蓝缕,成立金利来公司,在1974年香港经济大萧条中反拼高档产品,逆市而上,终于独占鳌头,打开一片天地,产品远销海外。

凭借狮子山下港人白手起家、生活总有希望的态度,曾宪梓先生在过去艰难的营商环境中仍旧打拼出来。这不禁令人慨叹,时过境迁,如今国家富强,继承这样一种积极的精神,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寻找机会,每一位港人何愁没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创业时期的曾宪梓细心教员工制作领带。图/大公报

曾宪梓为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图/大公报

由读书起步,曾宪梓先生深知教育对人命运的改变,在功成名就后,也不忘反哺教育。

曾宪梓名下有三大基金会,其一即教育基金会。基金会于1992年成立,用于扶助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奖助内地优秀教师与贫困学子。

小到梅州中学一座人行天桥,大到一所曾宪梓中学,处处有曾老的资助;高等学府中,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也均有曾宪梓捐资的大楼。

此外,他还于2004年在香港成立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于2008年北京奥运时设立曾宪梓体育基金,各项慈善事业捐款总额数以亿元计。由此,他多次获颁“中华慈善奖”,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批12名大紫荆勋章得主,一颗编号第3388号的小行星甚至被命名为“曾宪梓星”。

由农家之子到夜空之星,曾先生的人生轨迹如利箭刺心中,让人们相信,无论对于香港还是内地同胞,眼前的生活唯有接受教育,将来才会有能力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追寻一个璀璨的未来。

2008年,曾宪梓获香港理工大学颁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图/大公报

曾宪梓曾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资料图

2019年,圆明园为了感谢曾宪梓对遗址保护做出的贡献,为其塑半身像。图/新京报网

曾宪梓先生能如此热心投身慈善,是因为没有忘记来路,凭借的是一股强烈的家国情怀。

他曾一直表示,“祖国有恩于我,政府的关怀和学校的培养,教我如何做人,我必须回报祖国!”。

在家乡,自1978年对母校梅州东山中学捐建教学楼开始,他的捐款便连绵不断,同时创办企业;于国家,曾先生是最早一批为内地改革建言献策的香港企业家,也是最早投资内地者之一。

90年代香港回归祖国之际,曾宪梓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和特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搜集整理各方意见、积极参与回归政策制定,带头稳定市场,为香港平稳过渡作出重要贡献。

面对外国势力制造障碍,曾先生坚持批驳错误言论,“不论谁损害我们国家,伤害香港,我都不会允许,都要据理力争。”;面对反对者的人身攻击,他说:“我从不惧怕任何人骂我,你骂我我也笑,你赞我我也笑,只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天地良心,我就会大胆去说,去做。”

去年12月,他获颁改革先锋奖章;今年8月10日,就在最后时刻,曾宪梓先生还与700多名香港各届人士一道联署,呼吁“香港不能再乱了”。

斯人虽已逝,余音犹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