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书写大爱,78岁老人施林奎病逝捐献遗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7 02:48

▲施林奎在病榻上展示遗体捐献登记证书

2月6日,殡葬一条龙4008341834施林奎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温州医科大学的人体科学馆举行,这是施林奎的家人与他最后一次见面。

施老先生的眼角膜目前已移植到两位失明患者身上,帮助他们重获光明;他的遗体将捐献给温州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

01

生性爱自由,殡葬服务处世态度很潇洒

施林奎年轻时曾服役于海军部队,也曾在浙江大学深造过,退休前曾担任温州市质量监督局干部,自主研发取得过两项国家发明专利。退休后,殡仪馆旅游成了他的一大爱好。他经常一个人背上背包,带着一口电煮锅,买张绿皮火车票,停留在铁路沿线上的一个个城市,丧葬一条龙住上几日或个把月,游历四方。因为这个爱好和潇洒的处世态度,他还在四年前接受过《老爸老妈》周刊的专访。这份经历与视野,或许正是他萌生捐献遗体念头的源泉。

“遗体捐献是我爸生前的夙愿。”施老先生的儿子施润砚说。在他心里,白事公司父亲是位富有爱心的人。“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即便当时我们家庭条件非常一般,我爸工资也不高,但他还是主动资助了一个温州大学的贫困生,丧葬服务公司帮他缴纳了三年的学费。平日里的他,也时常帮助邻居,还曾在河里救过一位落水青年。”在众多亲朋好友口中,“热心肠”是对施老先生的一致赞词。

02

他用最后的力量,殡葬礼仪服务帮助他人

2023年,施林奎查出胃癌晚期后,就毅然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施润砚表示并不意外,“因为我爸本身就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可能他想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临终前,施林奎仍不忘提醒子女,务必尽早联系红十字会。

1月31日,施林奎在温州市中心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8岁。施林奎的遗体会用于医学的研究工作,而他的名字将刻在位于基安山陵园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

03

斯人已逝,他们用生命书写大爱

“没有解剖的临床是致命的,没有临床的解剖是短命的。”温医大相关工作人员说,“我们尊称遗体捐献者‘大体老师’,感谢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为医学、科学作出的贡献。”

“家父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用行动教会我们责任、善良与无私。如今,斯人已逝,家父的生命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这是施润砚在父亲遗体告别仪式上的悼词。

据悉,施林奎先生是鹿城区2025年首位遗体捐献者,目前鹿城区已累计登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6718人,已实现遗体及组织捐献34例,器官捐献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