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进步,身后事也要摆脱传统的悲伤阴郁,迈向新文化!北市殡葬处致力推动殡葬空间温馨化,打造绿建筑、低碳礼厅,以及树、花、海葬等身后事多元选择,还有多项温馨便利服务,让往生的起点优雅明亮,留下温暖回忆。
殡葬处长黄雯婷表示,北市原有殡仪设施年代久远,除空间不足更显陈旧阴郁,近年推行多项改建工程,陆续整修老旧斑驳的场地设施,改採简约高雅设计,以明亮的空间形塑温暖氛围,达到环保简约的理念。
2012年首座绿建筑纳骨塔「阳明山臻爱楼」启用,採多方面座向,并有无障碍设施与户外休息区,可欣赏阳明山壮阔山岚。
另,第二殡仪馆规画整建,依各厅室功能採立体化设计,预计后年10月启用,增加停车位69格、乙级厅3间及丙级厅8间、200屉冰柜等,将成为全市首座黄金级绿建筑殡仪设施。
第一殡仪馆今年完工重新打造永怀、永念、永亲、永爱4间低碳礼厅,采用花岗岩地板及金色铝复合板壁面,设置花山花海台与木制长椅,可减少花海布幔布置,治丧民眾不需另行布置礼堂,不仅可精简费用,也符合环保节能减碳,上月26日起开放民眾申请使用。
环保意识抬头,绿色殡葬方式也让身后事有更多元的选择。富德公墓内有1.2公顷的树葬区「咏爱园」,提供6000个树葬穴位,不立墓碑、不记亡者姓名,将先人骨灰装入可分解的骨灰容器后埋藏,长眠于优美环境中。阳明山花葬区位于阳明山龙凤谷游客服务站旁,目前共设置18个葬区、5000个花葬穴位。
不少对生死看法达观洒脱的先行者选择海葬,北市联合海葬追思会是在一殡景行厅办理追思仪式后,再搭乘专车前往码头登船抛撒安息盒,今年起每年至少办理4场联合海葬。
另殡葬处也推行多项便民服务,如在一殡与二殡设置单一柜台,整合各项业务;举办联合奠仪、推动殡仪设施线上使用申请、大专院校学生殡仪实习、电子挽联系统,还有设立主动关怀小组给予治丧民眾温暖关怀,更首创在第二殡仪馆区成立便利商店,便民更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