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雕师墓碑上刻出数千逝者容颜 他感悟生命:平淡才是最好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25 02:57

杜鸿平雕刻墓碑

杜鸿平工作的陵园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理晶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通讯员 闫明凤 实习生 尹鑫月

影雕是一种石艺,将纯色石材水磨抛光后,用细小的合金钢针头在磨光面上把字画雕刻出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陵园雕刻是影雕的应用领域之一,通过一双巧手把一块墓碑变成生动形象的工艺品,这就是陵园影像雕刻师的工作。杜鸿平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陵园影雕师,20年来雕刻了上万件作品,其中数千件是遗像。2006年他开始与武汉长乐园合作,经常在陵园里一雕就是一整天,“有时候年收入可以达到百万元,但需要克服常人无法战胜的恐惧,忍耐常人无法接受的枯燥。”他说。

石雕师家里出了个影雕师

杜师傅,本名杜鸿平,身边亲友都叫他“阿杜”。他从小喜欢绘画,一次无意间发现竟然可以在石板上雕画,雕出来的效果比纸上的画作更逼真、更好看。碰巧的是,杜师傅的家人是石雕师,杜师傅十几岁便开始学习在石板上进行影像雕刻。

据杜师傅介绍,初学影像雕刻时是十分艰苦的,带他的师傅告诉他,要想独立完成作品,起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经过坚持学习,杜师傅终于完成了一幅真正意义上独自创作的山水画,“看着浑然天成的石雕山水画,感觉自己的付出都有了回报,真的很开心。”杜师傅说。

学成之后,杜师傅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创作了一件影雕作品,得到了家人发自内心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杜师傅的朋友结婚时,他将朋友的婚纱照雕刻出来,为新人送上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他们把它当作艺术品收藏起来了。”杜师傅自豪地说。

黑夜里独自在陵园里赶工

杜师傅介绍,墓碑影雕是影雕的一种,是在墓碑上雕刻逝者遗像或字画。一块墓碑的雕刻,通常需要耗费两天左右,如果遇到家属着急的情况,就是加班加点也要赶工完成。

每年杜师傅最为忙碌的时候是清明节前后。从三月份开始,他每天早上六时出门,晚上一般八九时才能回家。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杜师傅的工作地点一般都在陵园,陵园通常下午三点半下班,但他经常独自工作到晚上。“最开始天黑了打着手电筒赶工,还有点犯怵,后来,慢慢就习惯了。”杜师傅说。

从业20年,杜师傅现在面对每件作品都游刃有余,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刚学时的艰难。“雕刻过程中不允许出错是首要挑战,其次,墓碑影雕对腕力、眼力的要求也极为严苛,通常要学一到三年才能独立完成作品。”杜师傅表示,作为一名影雕师,一定要耐得住性子,要有长时间在墓碑前工作的心理准备。

常年面对枯燥单一的工作内容,杜师傅却乐此不疲,十分享受每一次创作的过程,他介绍说:“每创作一件影雕作品实际上是一场与灵魂的对话,影雕有强大的魅力,关键是逼真,每件作品看着都像真的一样,活灵活现。虽然目前市面上也有电脑操作的影雕作品,但纯手工影雕更有质感,更具收藏价值。”

最幸福的事是得到认可

杜师傅回忆,2002年,22岁的他经过朋友介绍来到武汉从事雕刻工作,当时武汉墓碑影雕市场还是一片空白。最开始,有一些陵园邀请杜师傅为一些名人刻画雕像,这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随着口碑相传,杜师傅慢慢在业界小有名气,客户也多了起来。后来,武汉各大陵园知道杜师傅擅长石板作画,于是争相找杜师傅合作,武汉长乐园陵园就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他已经在长乐园里完成了2000余幅创作。

在普通人眼中,在墓碑上作画,与陵园打交道是一件忌讳的事,但杜师傅却坦然表示,客户有这方面的需求,自己就把这作为善事来做。家里人对他的工作也非常支持。“毕竟影雕创作是一门艺术,我做影雕这么多年来,对我来说每幅作品都是一件艺术品,我也非常享受每次的雕刻过程。”杜师傅说。

长年在石头上雕刻,工作地点都在户外,杜师傅落下了一些病痛。“身体上不舒服肯定是有的,像长时间蹲坐,膝盖会很疼,伤害最大的还是眼睛,盯着一个地方看很久,有时候会觉得头晕眼花。”杜师傅表示,无论天晴还是下雨,白天还是黑夜,他都能忍受,因为他认为,工作中最幸福的事就是得到认可和信赖。

全国影雕师不足一百人

在20年的从业生涯中,杜师傅还为许多名人刻画过遗像,印象最深刻的当数对“南猴王”郭玉昆样貌的刻画。

郭玉昆是有名的京剧武生演员,有一手“宝剑入鞘”的绝活——宝剑在前面从剑鞘中抛出,然后背手将剑接入鞘中。尤其是他的猴戏,造诣极深,出手技巧堪称一绝,被誉为“出手大王”,“江南美猴王”美誉也得名于此。 郭玉昆在与其家人沟通选择照片时,杜师傅了解到这位大师生前的故事,感触良多,体会到无论干哪一行,要想出类拔萃必须付出更多。

杜师傅与客户沟通选择照片时,会给出专业的建议,比如他会建议家属选择清晰度高、神态好的照片来进行雕刻。但杜师傅也说:“最终还是会尊重家属选择的照片,毕竟他们才是最了解逝者的人。”最终“南猴王”的影雕得到了家属的认可。

“每次得到客户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认可,那一瞬间是最开心的,这也是我工作的意义和动力。”杜师傅表示,影雕是亲人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赋予更多照片新的生命。

杜师傅说,自己雕刻的每件作品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在了解这些故事后,也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由于工作原因,他看淡了很多东西:“平淡才是最好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他说,影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的影雕师不超过一百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影雕更好地传承。